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科教视窗

文章导航

  多雷雨季节话闪电雷鸣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是发展旺盛的强对流天气的产物。雷鸣与闪电相伴而生,但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远远慢于光速,因此,我们一般是看见了闪电后,才闻雷声。人耳可闻雷声的范围约15千米。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越短,说明雷电离你越近。雷电的出现一般伴随着降雨,有时还会出现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强烈的天气现象。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雷电天气较为多发。6-8月雷电活动最频繁,七成以上的雷电发生在午后及傍晚。

  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总体而言,雷电的起因是雷暴云带电,即雷暴云的不同部位分别积聚正电荷和负电荷。带电的雷暴云对大地或者地物产生放电,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闪电,这一类闪电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叫作“地闪”。

  云闪是在云中、云空之间或云与云之间不同的荷电中心产生的放电现象;

  地闪是在云与大地或地物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云闪的发生频率更高,但地闪易对地面物体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那么,雷暴云为什么会带电呢?雷暴云内部的起电机理十分复杂,与云的高度、云内温度、云的结构、气流条件等因素有关。雷电天气的产生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闷热的夏季午后,由于地表的增热不均且大气对流旺盛极易产生雷阵雨;山区由于地形的关系也容易发生雷电。


永康日报 科教视窗 00012 2018-05-16 永康日报2018-05-1600023;永康日报2018-05-1600025;永康日报2018-05-160002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