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司法所社区矫正出新招
矫正人员当义警
义务巡逻助平安
□记者 徐敏
<\\192.168.0.12\pic\ykrb\2018-03-23\szxw\76729-timgU6ZL9H2U.jpg>[平安法治]
本报讯 23日晚,在经济开发区大坟山沿村菜场边上的流动人口管理站门口,一支六人小分队身穿反光服、佩戴“一巡三查”的袖章,坐上了配有“义警巡逻”标志的车,开展当晚的治安巡逻活动。
这支六人小分队不是别人,是开发区司法所的社区矫正人员。他们在开发区派出所、大坟山沿村企联防队员的带领下,当起了“义警”,参加义务巡逻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思路,矫正帮教新尝试
对于民警、协警,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对于“义警”,不少人都不是很了解。“‘义警’在某种意义上跟志愿者差不多,在职责定位上,除了街面巡逻、邻里守望等工作外,还结合辖区治安特点及实际,因地制宜安排‘义警’参与巡逻防范、纠纷调处、咨询引导、服务关爱、法制宣传等工作。”开发区司法所所长朱健说,让社区矫正人员加入“义警”队伍,是开发区司法所探索矫正帮教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一种尝试。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有社区矫正人员40多人。今年,为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提高矫正人员学法守法自觉性,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开发区司法所创新思路,抢抓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机遇,精心打造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于一体的人性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平台,定期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的同时,也让矫正人员积极参与平安建设。
“义警”巡逻,护航园区平安
开发区司法所结合各矫正人员工作生活实际进行分组,以轮流的形式每天组织6人参加“义警”的治安巡逻活动,巡逻时间是每天的19时至23时。
每到一个治安巡逻点,“义警”们都详细了解情况,并就片区的危旧房是否安全,出租房、合用场所电瓶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等进行全方位巡逻。
巡逻过程中,“义警”们还积极参与宣传防盗防抢、消防、交通等安全方面的知识,参与了法制宣传、安防全教育、文明劝导等活动,提高各片区的村民及新永康人的整体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以前对村里联防队的工作性质并不是很了解,经过一晚上的学习、体验,这样的巡逻工作真的很辛苦。”当日参与治安巡逻的其中一名社区矫正人员为民警、联防队员等平安建设的主力军点赞,并表示以后还将继续参与巡逻活动,为护航开发区平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