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深植传统,少年笔耕不辍
一群人的追逐 只为了一个共同的梦
近日,一个巨大的喜讯传到浩墨飘香书法培训的陈老师耳朵里:今年他教授的79名学员参加浙江省艺术特长生书法等级考试,45人通过了A级,远远超过全省16%的通过率。接连收到喜报的陈老师可谓是喜上眉梢。
14日晚在康廷大酒店举办的庆功宴上,45名学员依次走上舞台,倾诉对老师和家长的感谢。他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集结在一起,用少年人的意气、勇气、决心,演绎了一段百转千回的追梦旅程。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孩子们用一张宣纸,一支毛笔,写就了一段关于青春与艺术的奇遇。
国粹让孩子们领略传统的魅力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书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45名学员通过A级”,这个战果看似辉煌,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学员才明白,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与付出。
学书法从来都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持之以恒的坚持和积累。能让这些孩子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在宣纸上重复一笔一画的,除了热爱,也唯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今年读高二的徐漫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书法班报到。她说,最初学书法是因为父母的希冀,然而越是深入学习,她越是深刻领略到书法的魅力,从而真正喜欢上了这门传统艺术。徐漫瑶喜欢临摹古人的字帖,尤其是宋徽宗的瘦金体,铁画银钩清俊飘逸,写意风流。“每个书法家的字都有他们独一无二的气质,临摹他们的作品,就好像认识了许多名师。”徐漫瑶说。
俗话说:“书画同源。”因为学书法,徐漫瑶连带喜欢上了文人字画、诗词歌赋。她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现在的年轻人肩负着文化复兴的职责,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精神熏陶,让珍贵的历史瑰宝不至于流失。
书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们
“在考A级的过程中,我们努力过、欢笑过,流过汗,也流过泪。这是我们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舞台上,胡琦一番话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
学员们深深感谢过去为了考级拼命练习的自己,这让他们懂得了:任何付出和收获都是成正比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考完级以后,我觉得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我现在有信心冲击金一中!”孩子们坚定的话语,让家长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历过考级的淬炼,家长们惊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蜕变。以往在他们眼中内向腼腆的孩子,在考级过程中展露了他们成熟、坚毅的一面。
备战考试期间,舒靖瑞常常练字到凌晨一二点,这让他的家长又担忧又高兴。既担忧儿子熬夜伤了身体,又高兴看到了儿子的成长和担当。舒靖瑞爸爸对记者说,儿子从小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但这次这么主动、积极备战A级,他和妻子都感到非常动容。“书法改变了他。” 舒靖瑞爸爸不无自豪地说。
虽然测试前作了充足的准备,但考试时还是发生了突发状况。正式考试前,杨丽霖现场写了一幅字热身。考试开始,她将写好的字放在桌上,却被监考老师误以为是带进来临摹的字帖。
杨丽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监考老师说她“作弊”,让她走出考场时,她的眼泪立刻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据理力争,让监考老师调监控,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努力了八年,不能因为他的一句话化成泡影。”杨丽霖说。
杨丽霖妈妈不能忘怀,考试前一天,女儿凌晨3时爬起来练书法。“能通过A级,是她努力得来的成果。”杨丽霖妈妈由衷为女儿感到骄傲。
深夜,老师的窗前依然亮着灯
颜卓程去年参加测试失利,今年,他的名字终于如愿以偿出现在了通过名单里。“我最想感谢的是陈老师,每天晚上,我们都睡觉了,可他还在群里点评我们的作品。”颜卓程说。
去年夏天,陈老师组建了“书法冲A班”,将准备考A级的学员集中在一起教学。他要求每个学员课堂外一周要写两三次作品,写完后发到群里,形成互相学习竞争的氛围。
每天,陈老师要花一两个小时在点评学生作品上。他平时很好相处,点评的时候可绝不嘴下留情。“我很少说他们字好的地方,都是直截了当地‘找茬’。”陈老师说。
陈老师点评遵循三部曲:第一点评笔法,看用笔正确与否;第二看字体框架结构,要求中宫紧凑;第三看章法的大小、疏密、浓淡。写不好的,要求学员第二天及时订正,再传上来检查。
学员们上传作业时往往已经10时多。每当他们第二天起床,总能看到群里陈老师鞭辟入里的点评刷屏。“字距紧些,大小变化不要太过分。”“临摹不错,背有差距,对照再写。”再看发言时间都已过了午夜12时。陈老师的付出像绵密的春雨点滴浸润着学生的心。
家长做好孩子的“后备军”
建了微信群后,原本毫无交集的家长们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全力备战考级,家长主动负担起了后勤工作,做孩子们的“后备军”。家长们每天在群里交流孩子的练字进度、一起押题、互相鼓励。
考试前夕,孩子们紧张备考,准备最后冲刺,家长们也丝毫不敢松懈。训练期间,朱佳乐妈妈帮班级里所有孩子订购了200多支毛笔。“都是小事,不值一提。”朱佳乐妈妈说。
因为杭州高铁站离考场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老师和家长们决定包车出发,住宿也统一安排。虽然参与人数多,但是现场井然有序,家长们纷纷表示,这都要归功于李晨杰妈妈。
实际上,李晨杰并不是参加这次考级的考生,他去年就已经通过了A级。“去年,我儿子考试时获得了陈老师和许多热心家长的帮助。”李晨杰妈妈笑着说,“所以,今年我也想帮大家做些事。”
平时在群里,家长都以“某某爸爸”“某某妈妈”称呼,甚至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线下一见如故。在向着共同目标奋斗的一年时间里,不仅冲A班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家长也成了亲密的战友。
学书法的经历将跟随他们一生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贺这来之不易的成绩……”小主持人娓娓动人的开场白为庆功宴拉开了序幕。
即将升入初三、高三的学员不可避免要先放下书法,专心投入学习。但是对于在场的每一位学员来说,这段经历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历练。在这10个月里,他们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泪水、汗水和荣誉,收获了决不轻言放弃的勇气。虽然坎坷辛苦,但日后回想起来依然能骄傲地挺起胸膛。
就像陈老师说的,对孩子来说,书法不一定会成为他们将来傍身的技艺,但书法带给他们的影响一定会跟随他们一生。古人云:“写字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之乐。”书法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塑造恰如静水流深,于方寸之间镌刻岁月钩沉。
□记者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