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楠木弃置田野40余年
此木种是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记者 高婷婷
在农村的田垅上,常常搁着一块供村民踩脚的木板。这样的木板到处都有,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东城街道东库股份经济合作社却有一块木板,40年不朽不坏,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好奇。退休干部徐银双请来对植物颇有研究的吕游翁一辨:原来,这竟是一块楠木!
13日,记者在东库的“黄满塘”菜地寻到了这块神奇的木板。木板不知道搁在这多久了,已经与发灰的泥土融为一体,两头有明显人为的断茬,中间被斫断一截,应该是被人强行撬下来的。经测量,木板2米长,窄的部分27厘米,宽的地方50厘米,厚6厘米。
“这是浙江楠,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省范围内杭州建德种得多。”吕游翁曾游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15个省市考察金丝楠木,“楠木非常珍贵。生长缓慢,成为栋材要上百年。这段楠木得有四五百年了。”
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王侯贵胄的府邸里陈列着楠木家具,金丝楠木棋盘、棺材等。据吕游翁介绍,楠木自古就是中国贵族的专利,古时的皇家和大寺院大多都是由楠木建造的,楠木在中医学上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楠木在古代被誉为百美皆具的“美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楠木木质好,木性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上好的楠木千年不腐,千年不朽,千年不变。”吕游翁说,“这块木板再放上500年也没事。”记者现场邀请了一名100多公斤重的村民在楠木板上蹦跶,木板纹丝不动。再看它旁边另一块普通的木板,被村民踩了几年,已有了明显裂痕。
“根据厚度推测,这应该是一块棺材板。几百年前,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上楠木棺材。”吕游翁说,目前,他正在联系金华考古人士,希望解开这块楠木木板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