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规”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
今年我市力争培育库
入库企业250家以上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春节以来,经济开发区经济口的工作人员便一直忙碌不停,对具备“小升规”潜力和空间的企业进行排摸,最终罗列出88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这88家企业,将列为经济开发区今年“小升规”重点挖掘和培育的对象。
“去年我们自我加压,30多家企业实现‘小升规’,超额完成任务。”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经济开发区现有4000多家企业,但规上企业还不到200家,这与经济开发区的定位和地位不相匹配,“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加强‘小升规’的培育和挖掘,不断提升规上企业的占比,并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企业数量众多,但规上企业占比偏低,不是经济开发区的独有现象。据统计,我市共有企业主体3万多家,而规上企业只有600多家,占比仅为1/50,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小升规”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市高举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共有126家企业实现“小升规”,比上一年增了40家,“小升规”企业数连续两年名列金华市首位。在不久前召开的金华市工业大会上,我市被评为“小升规”培育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下转2版)
作为工作经济的中间力量,规上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市将“小升规”培育作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给予减征优惠,对养老、医疗、失业等给予财政奖补,并对首次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奖励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积极助推小微企业升级。
与此同时,经信、国税、供电、国土、统计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部门信息互通,明确工作重点,强化跟踪服务,加强小微企业培育。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积极做好企业入库、催报审核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小升规”培育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针对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企业,我市还通过上门服务、专题讲座、典型宣传、政策解读等形式,不断提升企业上规意愿,正在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小微企业要破茧成蝶,“小升规”是必有之路。为全力破解企业层次低问题,今年我市将通过税收、金融、用电等手段,把潜在的“小升规”企业挖出来,以应税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为基础,以工业用电50万度以上、工业用地面积10亩以上未上规企业为重点,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多措并举,加强考核,严防企业退库,抓好“小升规”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引导扶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之路,加大“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争培育库入库企业达到25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