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馥郁书香流动在家庭里
预热第四届全民阅读节,打造“书香永康”又一招牌
10日晚,中浙阳光小区内,烛光与莲灯交映,茶香氤氲,书声琅琅,好一幅流觞曲水的雅景。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图书馆、梅园公益阅读协会(筹)承办的以“共享美文 品味书香 净化心灵”为主题的2018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一的家庭朗读会在这里拉开帷幕。15组家庭依次登上舞台,演绎朗读的魅力。
□记者 高婷婷
轻叩书香之扉,阅读传承家风
家庭朗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体现的是对全民阅读的重视。
当晚的朗读会精彩纷呈。起先是一对母女演绎《大树之恩》中的男孩和树,而后又悠悠响起了千年前苏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问,也有《不忘初心为人民》这样体现永康发展精神的创新作品。刚刚一首《中秋,载不动的乡愁》让人们陷入思乡的怅惘,马上又是一首高亢的《中华少年》激发听众澎湃的爱国情怀。
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书声琅琅承续中华文明。“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朗读者们声情并茂的演绎让白纸黑字的文学作品鲜活起来,变得可听可感可闻。听众沉浸在文学作品的世界中,久久回味。
“感谢文广新局为我们带来文化的春风,洗涤我们思想上的蒙尘……”这是2号家庭的开场白,朱能惠是明珠学校一名语文老师,从小注重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平时,孩子能从阅读中获得的成就感不强,这次比赛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朱能惠非常认同朗读会,“阅读是无声的,而朗读可以通过语调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得。”
参赛者赵薇笑着告诉记者,自从报名朗读活动以后,她和女儿应曼璐每天都在认真准备,她们有了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应曼璐在一旁说:“我很喜欢妈妈陪我一起看书。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的感触,获益匪浅。”
亲情助阅读,阅读促交流
2017年,中央电视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受到观众热捧,“朗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说阅读是私人的事情,而在朗读中,人们可以交换思想,传递情感。朗读让文字更有魅力。
当交互式朗读被放置在家庭环境中,谁说受益的只是孩子呢?带着一对儿女参赛的邱满英深有感触。她说,为了全力以赴备战比赛,孩子们一有空就看书,每天读完书才肯睡觉。“果果晚上还会偷偷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 邱满英笑着说,在孩子的积极影响下,原本是“低头一族”的她也放下了手机,将更多时间花在了阅读上,重拾了阅读的兴趣。
朗读结束,果果和豪豪飞奔向场外观赛的爷爷奶奶。邱满英对记者说:“临比赛前,爷爷在家里给宝宝们读了一遍文章,爷爷那口夹着地方方言的普通话逗得全家哈哈大笑。”笑语晏晏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一个家庭的正能量。当阅读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单调的行为也会充满生趣。静下心来贴近书籍,人们会发现,阅读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家庭阅读不止是亲子阅读,不管男女老少,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阅读的一份子。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输送到更多家庭中。”市图书馆馆长徐关元信心满满地说。
将由家庭推向农村、机关、单位、学校
表演者的朗读或许并不专业,发音也并不标准,但不管是场下的听众还是场上的表演者,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只因这乐趣如此浅白,这个夜晚,每个居民都是它的一份子。
“之所以选择朗读的表演形式,是因为比起阳春白雪的朗诵,朗读更加粗浅、接地气、低门槛。”市文广新局局长丁月中说,谁都可以朗读,谁都可以是朗读者,他希望阅读能够以这样简朴的形式在家庭之间传递。
“首届家庭朗读比赛是2018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预热,还会在更多小区举办。”丁月中说,下一步“家庭朗读”将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让琅琅书声兴起在城乡各个角落,让家庭朗读这个全民阅读新品牌闪亮登场整个丽州大地。“书香永康”建设将形成新格局。
据悉,2014年,提倡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我市开展了首届全民阅读节,延续到今年已是第四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个国由无数个家庭组成。当第一个人开始发声,由一个个体影响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感染更多家庭,到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共鸣。
夜渐深,小区广场变成了诗歌的海洋,这里成为了永城全民阅读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棵家庭阅读的蒲公英,终会在更高更远的山坡生根发芽,花开万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