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象珠徐家历时31年寻亲悲喜剧》后续报道

  元宵团圆饭续上中断31年的亲情

  □记者 陈凯璐 实习生 吴瑾熠

  本报讯 2日是元宵节,对徐家人来说,这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小儿子时隔31年后回归家庭,全家人吃上了重聚后的第一顿元宵团圆饭。

  16时,象珠镇雅仁村这个离城区20余公里的小山村,一反往日的平静,广场上、凉亭上站着的村民都在讨论着徐家的幸运,都在为徐家找回失散多年的儿子而高兴。

  “你们来啦,快进来坐。”与1日刚到永康时的羞涩拘谨不同,这天的王峰显得更加自然。另一边,王峰懂事的大女儿正跟着奶奶在摆放餐具。小姑娘手脚麻利,还不时和奶奶争论哪个颜色的勺子更好看,透着一股可爱的孩子气。祖孙两人和和气气,外面的弟弟妹妹也和其他堂哥堂妹嬉笑打闹,一起结伴逗着狗,仿佛从小从未分开过。

  “我们都在外地,除了过年回来贴副对联,就很少回来了,儿子找到了,带他回家看看,和亲戚朋友团聚团聚。”脸上的笑容透露了王峰的母亲胡连芳内心的狂喜。

  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开。“他嫁到福州的二姨,他的表哥正在海南做生意,得知消息后立马赶了回来。大家都开心,回来就好。”平日不苟言笑的大舅说起这个,也是止不住笑意。亲戚朋友的电话从五湖四海打来,胡连芳笑着“抱怨”手机都要被打没电了,但还是紧紧地抓着,每个电话接起来时都是欢喜的模样。

  16时30分,亲朋好友陆续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真好,真好,终于找到了。”胡连芳的朋友一到就紧紧拥抱了她,“这么多年,就今天看你笑得最轻松最开心了。”

  另一面,王峰大方地招待着亲戚们。大家仿佛看不够的样子,围成一团,不时拍拍他的肩膀,“像!和老爸真像”。一位邻居阿姨兴奋地拉着他絮叨:“你呀,是三兄弟生下来最漂亮的那个,脸圆一点,我记得可牢了。”无意间冒出几句永康话,王峰也乐呵呵地听着,已经不见前一天的拘谨和羞涩,乡音乡音,即使听不懂,心里也是亲切的。

  17时,夜幕降临,王峰一看到妈妈比手势说开饭了,就热情地招呼亲友们进房里吃饭。亲切的家常菜,用心烧制,虽没有外面饭店的奢华,但充满着浓浓的温情。等王峰一大家子涌过来敬酒时,大家都没有劝酒,一个劲地说着“真运气啊,真运气,像老天特地送回来的”。连送王峰回家的两位民警都感动道:“为了让他们在元宵团聚,这一趟必须来。”这场阔别已久的元宵饭,暖到大家的心里去了。

  情到深处,酒到酣时,王峰全然抛去拘谨,坐下与表兄弟划拳助兴,血脉中的亲缘就这么简单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缩短了三十年的光阴。

  精心准备的团圆饭上的最后一道,正是最应景的芝麻汤圆,一桌人一人一个,彼此分享,互相嬉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在一起。”胡连芳感动地说,这顿饭,虽然等了三十年,但回来就好。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6 2018-03-03 永康日报2018-03-0300007;75270;永康日报2018-03-0300008 2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