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种年味叫“安心守护”
一年之中,除夕是人们心里最有“团圆”意义的时刻。一桌精心烹饪的年夜饭,一群久不相聚的亲朋好友,一场欢乐喜庆的问候和闲谈,春节里人们最执着的,便是这一年之中难得的相聚。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因为工作需要,缺席了这个团聚的日子,默默坚守在岗位。
这个春节,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有了对生命强大的守护;因为他们的坚守,才能享受各种便捷的服务;因为他们的坚守,才织就了那不断层的安全网;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有了那条为他乡游子铺上的温暖回家路……在这里,让我们将镜头转向这些忙碌的身影,向这些坚守在一线岗位的人们致敬。
放弃除夕团圆
只为患者安康
“快快快!病人昏迷,监护心率20-30次/分,马上准备高浓度葡萄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吸氧。”……除夕夜,当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市一医急诊科抢救室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
18时30分,市一医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潘君枝刚与同事一起,从死神手中“抢”回一名糖尿病患者。“再晚3至5分钟,可能就回天乏术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看到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意识清醒,潘君枝松了一口气。但这边抢救刚结束,又有多名患者家属上前询问情况,潘君枝根本没有停下来的间隙。
腊月廿九、大年三十,每天从晚上6时到第二天上午9时,潘君枝已经坚守了两个晚上。从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对于春节值班,潘君枝已经习以为常。她告诉记者,从廿九到三十,急诊科每晚接待患者近200名。春节期间,除了常规急症患者,还有“节日病”患者,加之部分门诊停诊,急诊科过年都比平时更忙,工作量要翻倍。
“因为晚上6时要回医院值班,我家下午4时就吃年夜饭了,早点接班也能让白天值班的医生早点回家团圆。”潘君枝笑着说,“孩子大的10岁小的2岁,孩子们有时撒娇说,妈妈你能不能不去上班。但是这么多病人等着我,为了病人,急诊人停不下来。”
正如潘君枝所说,一有急救车或患者家属将患者送来,医护人员马上上前,测值、记录、抢救、拿药、护理,一刻不停。记者采访时,就有糖尿病、心脏病、重症肺炎、流感等患者陆续被送到抢救室。春节人们健康防范意识薄弱,酒精中毒、胃炎患者也是“常客”。
“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医生的责任。春节值班,习惯了。”不过,潘君枝也提醒广大市民,在医疗资源紧缺的当下,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多休息继续观察病情,或者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或者白天再到急诊科就诊,把夜间宝贵的医疗资源让给真正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24小时守在电话旁
真情服务市民
除夕夜,团圆饭本是主角。丁酉年腊月三十,下午5时之后,微信朋友圈就被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刷屏,其中一碗泡面的照片显得格外突兀。这是8890话务员陈艳理的晚饭。当天,她和另外一名话务员胡洁瑶值班,“中午还能点外卖,晚饭连外卖都没了,只能泡面替代。”一碗泡面,她们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陈艳理第二个没有与家人一同跨年的除夕夜,胡洁瑶则是第一次。对于除夕夜这个特殊的日子要值班这事,这两名“90后”姑娘说,能借8890平台,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市民更好地跨年,她们感到很满足。
“知道今天要值班,我家昨夜就吃了‘年夜饭’。”说到这儿,陈艳理表示家人很支持她的工作。趁着没有电话进来的空档,她开始整理当天来电求助的内容。据了解,当天接到的电话中,需要汽车抢修的单子较多,有需要搭电的、轮胎漏气的……
“您好,这里是永康8890,很高兴为您服务,请讲。”记者采访时,电话再次响起,陈艳理接起电话。来电的是家住明珠新城的吴女士。她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年夜饭回家,却发现自家停车位被其他车子堵住了。
“车上没有车主号码,我第一时间就想到8890了。”吴女士说,当她将车子的信息告诉话务员后,话务员很快就联系上车主。
当记者离开8890便民服务中心时,她们的工作还在继续。这轮值班从当天早上8时,一直持续到年初一早上8时。
每个节日都是
平凡工作日
大年三十,万家团聚,但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原110指挥中心)内却依然灯火通明。大年三十晚上6时30分,记者来到情指联勤中心,8名民警和接警员正坐在电脑前,忙碌而有序地接听着电话、录入情况,下达警令。
“最近是特殊时期,一个班次24小时,从今天的早上8时30分值班到次日早上8时30分。”情指联勤中心副主任黄胜告诉记者,记者6时30分到时,刚好年夜饭后的接警小高峰过去,接警员们分批在办公室简单吃了晚饭。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接警员王弈羚迅速接起,“你好,110,请讲。”“你好,我需要挪车。”“移车请联系88900000。”“好的,祝新年快乐。”王弈羚是第一次在大年三十值班,她说,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听到有人在电话里对自己说新年快乐也是特别开心。
“虽然节假日大家都放假了,但违法犯罪份子不会放假,群众的求助咨询也不会停歇,越是节假日对大家的要求越高。”黄胜说,无论什么节日,只要值班,他就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
8时50分,记者在接警记录上看到,当日共计接到各类报警电话700余个,在这些电话中,有人喝醉酒躺在马路上,有人举报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打架,有发生交通事故……110的职能已经从过去比较单一的案件类报警,向应急案件处理和社会救助与应急联动转变。
8时50分,记者离开情指联勤中心时,民警和接警员们依旧在岗位上坚守,就如平凡的一个工作日……
迎送南来北往客
站台过个别样年
16日晚上9时20分,送走最后一趟列车,刚回到值班室的客运员金伟强迫不及待拿出手机,给在家里等了一晚上的孩子打了一通视频电话。
“爸爸,新年快乐!”电话那头的孩子显然早做好了准备,电话刚接通就率先给金伟强祝福。“想爸爸了吧,晚饭在哪吃的啊?吃得好不好?”在工作岗位上严肃了一天的金伟强露出慈父笑容。“在外婆家吃的,吃得可好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视频中,孩子的话让金伟强一阵沉默。
孩子出生以来,金伟强几乎就没有陪孩子过过年。毕竟,铁路人是没有节假日的,48小时轮值休息,到了节假日反而更忙,即使轮到休息的也随时可能要被抽调回来加班。
大年三十晚上的乘客已经很少,每趟车站台上也往往只有几名旅客,还没有南站的工作人员多,有一趟车甚至没有一名旅客上下车。但每一趟车的接送金伟强都还是一丝不苟,面朝火车驶来方向立正注目,在列车擦身而过的瞬间向左转,两分钟后再向左转立正目送列车驶离车站。
“旅客都安全回家了,我们也就可以放心‘过年’了。”在金伟强对面的2站台,客运值班员王蕾送完最后一趟车也给家里爸妈打了通电话。第二年在永康南站过年的王蕾已经是“老客运”,今年正好是她第十年在外过年,爸妈特意提前一天跟她吃了年夜饭。
“好啦,不多说了,我们要回去吃饭了。”当晚9时30分,王蕾收拾好东西回宿舍,准备再吃第二顿“年夜饭”。
跟去年一样,永康南站当晚上班的工作人员一起做了一桌丰盛的工作餐,但王蕾负责的列车多且集中,没时间好好坐下吃,刚吃一会就得起来去接车,最终只来得及匆匆吃了4个饺子。事实上,当晚上班的南站人都如她一样没能好好吃上年夜饭。
安全送走最后一批旅客,王蕾脱下制服,终于能坐下来继续自己的“年夜饭”……
除夕夜的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
□记者 李梦楚 任晓 陈凯璐 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