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春走基层

文章导航

  有一种年味叫“玩在一起”

  家乡美,美家乡。为了发展,人们往城区集聚,但每到春节,人们又回到农村,那是家乡,家乡是根,是承载儿时记忆的地方。近年来,许多农村在发展的路上大步前进,环境改善、精神文化建设也早已不是新闻。这边,安置区里征迁户新年住新房,欢欢喜喜,那边,篮球赛、钓鱼活动如约而至,热热闹闹,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展现了农村新颜的同时,组织了多样的活动,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这个春节,我们焕然一新的家乡,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富有年味。

  拍摄全家福

  安置新区过大年

  15日,丁酉年腊月三十,和头一天一样,方岩镇岩上村村民程桂珍和亲戚们一大早就又忙开了。在她位于方岩安置新区的新房子里,虽然楼上的装修还没完全结束,但在一层,一溜烟六张大圆桌早已齐齐地摆着,红彤彤的窗花也贴在了玻璃门上。“时隔四年,我们这个大家族又能聚在一起了,流水席连吃两天。”程桂珍说,整个家族一共18户72人,大家决定以这样的方式,共度春节。

  程桂珍是方岩风景区首批征迁户,家族里的亲戚也都是征迁户。如今,大家的安置房基本结顶,多在装修阶段。为了这个春节,程桂珍先把一楼装修好了,让家族重新聚在一起。“以前想都没想过,我爸说,现在这小区环境就像天堂。”50岁的程拥军是程桂珍的侄子,在新疆工作二十多年,过年都会回永,一般住在城区,“明年就能真正地回老家过年了,说起来,环境和原本的老家真是天差地别,如果不是因为征迁,我这辈子都没想过在老家造房子。”程拥军说,安置新区交通便利,配套也全,和住在城里毫无区别。更重要的是,新小区里都是老乡亲,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故乡,更是家族和乡情的寄托。

  得益于景区征迁,程家人不仅有了新住所,还在搬迁时整理出不少“老物件”,其中就有30余年来的各种照片。相纸从黑白到彩色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描绘着这个家族生活的演变。“如果不是因为征迁要整理东西,这些照片都还压在箱底,我们可能也不会去找这些回忆。”程拥军拿出手机,打开相册,一一划过这些老照片,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而手机之外,追逐打闹的孩童们,也正跑向他们的豆蔻年华。

  “这么多人要聚在一起,的确不容易。”程拥军的婶婶应彩莲说,平日里大家都忙,趁着春节,放下手头的生计聚一聚,让孙辈们都能相互认识,这个家族的感情也将得以延续。热热闹闹吃完饭,大家搬凳子的搬凳子,拿器材的拿器材,搀着老人,抱起孩子,走向广场,开开心心地拍下又一张全家福。

  以方岩旅游集散中心为背景,这一家人的幸福定格。而上一次拍全家福,还是十年前程拥军搬家的时候,回忆起这段时光,这家人又一次说:“多亏景区征迁!我们的感情会越来越深,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民间篮球赛

  30年“不约而合”

  16日,正月初一,早上9时30分许,记者来到唐先镇云路村篮球场时,场地四周已经围满了村民,加油声、呐喊声燃爆了全场,场上场下的情绪都被那颗小小的篮球牵动着,一年一度,唐先镇的民间篮球赛又开始了。

  今年的比赛,唐先三村、岩前村、太平新村和石桥头村都组织了代表队参加比赛。每年正月初一打场篮球赛,这在唐先镇,由来已久。“从21岁开始打比赛,今年我都50岁啦。”唐先镇唐先二村村民施安民说,如今,自己已经是球场上的“老前辈”。当天,施安民“支援”唐先三村代表队上场,而抛开运动员的身份不说,其实这场民间篮球赛,也是施安民、胡子贵等一群人发动之下办起来的。

  “应该说,我们唐先有这个氛围,不仅仅是有这么一群人喜欢打篮球,就是本土企业,也都很乐意为比赛提供保障。”当天,胡子贵也代表老家石桥头村上场了。打完比赛之后,两个人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个比赛一打,就是将近30年,中间除了偶尔一两次因为雨雪天气而停赛之外,一基本没断过。而今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推进,也为比赛场地的改善提供了天然保障。“从黄泥地打到了水泥地,我们还要继续打下去,打到塑胶场地去。”施安民指着场上的运动员说,如果自己算是“老年”的话,比赛的阵容,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你看,场上的9号王斌,他算中年代表,他还把刚读初中的儿子也带来参赛了,这就是新生代。”

  当天,连夺省、市篮球联赛冠军的唐先小学女子篮球队,也上场一展英姿。除了自发参赛的,还有一些村民也鼓动从小在外的儿孙辈回家参赛。曾经参加过多届比赛的施东东,当天也来到了比赛现场,完成了自己从“运动员”到“啦啦队员”的转变,以别样方式继续支持比赛。在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自然融合之下,唐先镇的篮球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个约定俗成的正月初一聚,还将继续约下去。

  众筹钓鱼

  村民乐淘淘

  “哎哟,这是在干嘛呢,这么热闹!”“村里放了很多鱼让大家钓,你看塘四周这么多钓鱼竿架着。”“杨坑村的年初一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现在钓鱼活动一搞,年味都比往年浓了。”16日,记者走进花街镇杨坑村,看到杨坑村的门前塘四周已经围满了人,一根根细长的钓鱼竿垂在河面上,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不少前来走亲访友的外来客驻足围观。

  “我们8时就开始钓鱼了,也就是钓着开心,过年嘛。不过也有比较专业的,他们一听说杨坑村有钓鱼活动,五六点就带着装备来了。”村民杨忠飞颇有“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架势,架着一杆钓鱼竿,闲闲地等着鱼儿上钩。

  “此次钓鱼活动,是村民和村里共同集资,总共购买了2000多斤鱼放入塘中。村民们也是想让过年热闹一点,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年味越来越淡,搞点活动让大家开心一下,年味就出来了。”杨坑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喜说。

  “哎,上钩了!快拿东西来捞一下。”塘边钓鱼的人钓得不亦乐乎,捞鱼的人也是忙得乐在其中,捞上鱼后急忙忙往家里送,脸上挂着笑,遇见熟人都来不及闲聊。

  “春耕,钓了多少啦?”“也不是很多,现在钓的人多,没那么好钓了。”村民杨春耕说,此次钓鱼,他同另外7位村民都带着特殊的“任务”,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体会钓鱼的乐趣,而是打算将“战利品”都送给村里的老年食堂,让村里的老人们也一起品尝新鲜美味的鱼汤,过大年。

  天下起了小雨,但是塘边还是停留着很多撑着伞的垂钓者和围观者。“我们不会钓鱼,但是看着他们钓也是很开心的,一群人钓鱼总比一个人钓鱼来的热闹。”不少围观村民表示,过年了,借着这个活动,大家可以一起闲聊几句,碰碰多年未见的老友,总比在家玩手机看电视有意思。

  “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他们才有幸福感。”杨国喜说道。

  拍下十年来首张全家福

  篮球赛

  钓鱼活动

  □记者 陈晓苏 潘燕佳


永康日报 新春走基层 00003 2018-02-21 永康日报2018-02-2100005;永康日报2018-02-2100006;74599;永康日报2018-02-2100007;永康日报2018-02-2100008;永康日报2018-02-2100009;永康日报2018-02-2100011;永康日报2018-02-2100010;永康日报2018-02-2100012;永康日报2018-02-2100013 2 2018年02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