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铺开出租房旅馆式智能化管理
今年改造重点:群租房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11日,我市召开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暨出租房屋旅馆式智能化管理动员大会,标志着出租房屋旅馆式智能化管理工作从前期试点转向全面铺开。据悉,我市计划今年要完成居住流动人口10人以上或出租房屋5间以上的出租房及公安关注群体居住的出租房智能管理系统安装改造。
我市是流动人口大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达54.56万人。此前,我市以省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和全省居住证多功能应用示范县市为契机,以流动人口精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树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法治理念,进一步夯实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也进一步实现了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90%以上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为出租房,而我市每年登记更新出租房屋数据达83.6万条、人口居住信息75.9万余人次。如此庞大的人口基础数据单靠现有千余名专兼职网格员难以实现100%精准动态管理和服务,且居住出租房未设准入门槛,出租主体履责缺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前期,我市在经济开发区黄城里村开展试点出租房屋旅馆式智能化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居住出租房屋准入机制和居住出租房屋星级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出租房屋旅馆式智能化管理将村级出租房屋管理站比作“旅馆总台”,所属出租房屋比作“客房”,入住的实有人口比作“房客”,入住联系单及智能门禁牌比作“客房钥匙”,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远程申报系统自主申报房屋出租与停租、人口登记与注销,做到足不出户完成各项登记、备案、申报等个人事项办理,节省出租人与入住人的办事时间和效率,实现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市领导胡积合、陈曙初、叶成超、黄瑞燕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