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完善城市格局 推进城市发展
城中村改造:让更多人享受宜居红利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原来老城区及边缘村庄被城市化进程的高楼包围与分割,“城中村”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改造也成为了许许多多城中村居民的期盼。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眼下,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大幕已全面拉开。在打造“优雅城市·大美乡村”的道路上,聚焦城中村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逐步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现场:首个动工改造项目即将完工
在西城街道西山新城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着做后续的扫尾工作。据介绍,西山新城自去年8月8日1号楼、2号楼顺利封顶后,上月初,3号楼、5号楼、6号楼陆续封顶,标志着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首个正式动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西山新城逐渐成为了其他村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学习对象。“看看这样一幢一幢多漂亮,又干净又整洁。过段时间绿化带和游步道也要建起来,以后饭后咱们还有地方散步。大家都很满意,很开心。”西山头分社社员应妙宜难掩激动之情,频频点赞西山新城。
“无论从政策上还是时间上,现在正是城中村改造的最佳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早日完成整个周塘经济合作社的城中村改造。”周塘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黄绍雄对改造的信心很足,“只要自己有能力,村里有条件,就要全力支持与配合城中村改造。我们最终的愿望就是能让所有村民住上更好的房子,过上更好的日子。”
成效:6个改造村进展顺利
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城中村改造成为了我市城区三个街道的重点工作。通过“拆改整”,盘活土地资源,在建设美丽家园、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让百姓过上更富裕、更幸福的生活。
为了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去年全市上下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该项工作。去年4月份,市城改办进行实体化运作,围绕“政府主导、镇村联动、规划引领、阳光改造”的原则,通过健全机构、完善政策、编制规划、筹措资金等措施,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随后,东城、西城、江南三个街道办事处和相关的改造村都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作为改造工作的领导机构。《永康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正式出台,并制作了宣传小册子,分发至各街道办事处和相关的近70个村。
眼下,各村都已进入不同程度的改造阶段,我市也已基本确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进行融资,设立初期规模为30亿元的改造基金,为进展顺利的城中村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下一步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房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EPC代建企业。
去年,被列入了改造计划的6个自然村都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塔海、车头现已拆除房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8000多万元,计划上月内完成所有房屋拆除工作。东库村已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完成房屋测绘、确权和评估并完成公示,正在协议签订,部分房屋已腾空,店面已完成搬迁腾空80%。端头、长塘里完成了自愿改造协议签订、房屋测绘和评估90%以上,下一步将进行确权工作。周塘村已经完成了全部自愿改造协议签订、房屋测绘、评估和资料收集,部分房屋腾空,去年7月份启动房屋拆除工作,现已拆除集体用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改造方案草案正在征求意见,部分房屋建筑占地进行确权,下一步将进行改造面积、安置面积公示、签订协议、房屋腾空和拆除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未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村庄积极性很高,纷纷主动进行了政策学习宣传和村民发动工作,营造了强烈要求改造的氛围。江南街道下园朱村、西城街道应店村、东城街道田宅村等等,村两委干部都开始积极筹备,基础工作已着手,为下一步全面改造做准备。“今年我们还将从三个街道申报的村里挑选条件相对成熟的进行改造,真正为城中村居民实现‘城市梦’,真正感受到居住在城市的便利。”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 施夏琦
○代表委员心声
林红台(人大代表)
城中村改造是利民的好事,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政策,为相关村提供专业服务,为此后其他城中村的改造提供经验,让百姓更满意。
范春宝(政协委员)
城中村改造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这项工作并不简单,虽然去年改造的6个村进展顺利,西山新城也基本建成,但主城区还有很多城中村亟待改造,仍需加快改造速度。
城中村改造
让城市更美好
“新房子建好了,我们都很开心。”“想不到我晚年还能住上这么高档的房子。”“什么时候轮到我们村进行改造,我们都很支持,也很希望早点改。”在采访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表达着对城中村改造的期盼。
所谓“城中村”,就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这些居民区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城中村的现状与日新月异的城区建设反差越来越大,改造势在必行。也只有通过城中村改造,才能让城中村的居民真正成为“城市里的居民”。
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仅能提升城市的格局。在改造中,公共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周边交通系统的逐步提升,环境卫生的管理,危旧房的改造……这些都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的“红利”。而城中村怎么改、如何与城市的长远相结合、能否从点的改造做到连片改造成片提升、怎样让所有人都坚定改造有益的理念,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告别城中村,迎来新生活。曾经长满“疮疤”的城市,也会因空间的再梳理,得以旧貌换新颜,得以奔向更好的明天。
□记者手记
西山新城 记者 杨成栋 摄
11
这些实事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