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权责清晰 功能集成 扁平一体 运行高效 执行有力

开发区“四个平台”让基层治理接地气

  近日,经济开发区“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室接到举报:华夏路附近有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开发区“四个平台”工作人员立即将信息转至开发区综合执法中队。执法中队迅速出动,现场劝离流动摊点。从接到举报到解决问题共耗时28分钟,这样的问题处理速度源于开发区基层治理体系革新。

  开发区自今年3月底实施“四个平台”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深化三项改革、立足三个覆盖、抓实三个环节,通过打造多部门联动的高规格、高时效、接地气的工作体系,致力将以前有些“看得见管不着”的事变成“看得见管得着、管得好”,提升开发区基层综合治理、服务的效率。在开发区,“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一盘棋工作战略大格局已逐渐成型。

  深化三项改革

  构建社会基层治理的新体系

  6日,记者在位于开发区管委会四楼的“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室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将接到信息根据内容分类梳理,然后流转、交办给“四个平台”及各职能条线的工作人员。

 “作为创新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四个平台’虽然分工不同,但并非各自为战。如何整合‘四个平台’的资源,更有效地放大‘四个平台’作用,实现‘1+1+1+1>4’的效应成为开发区党工委不断研究的问题。”开发区综合指挥室主任应业东说。开发区专门成立“四个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文建担任组长,并下设办公室、四个协调工作组和综合指挥室,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平台会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机制,使基层统筹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

   开发区党工委在深化“机构改革、职能改革、服务改革”上下足功夫,多次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组织专题研究,制订出台了《实施方案》《全科网格划分》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建立健全大采集、大受理、大研判、大分流、大协调、大联动等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社会基层治理“一张网”。

   针对公安、行政执法、国土资源、规划、环保、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派出机构,开发区按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配套及属地管理要求,纳入日常管理,让派驻力量下沉,构建权力分配合理、职责清晰明确、高效协调运行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开发区企业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中,开发区通过“四个平台”,实现了多部门联动,开发区规划办提供图纸及技术指导,执法中队、土管所提供测量及现场勘测,安全生产办、企业网格员联系企业主进行政策解释。从调查摸底到限期拆除通知书发放再到企业自拆,各部门通过“四个平台”的统一调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提高整体效率。

 在行政服务上,开发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核心,从打造铁的队伍、铁的机制和铁的服务三个方面着力,目前已实现12个部门的整合和38类事项的改革,便民服务窗口年受理6000多件次,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立足三个覆盖

  划分社会基层治理的新网格

  “织就‘一张网’后,网格员至关重要,要主动入户、入企业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倾听民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应业东告诉记者,相较于其他镇街区,企业林立的开发区有其特殊性。开发区的规划区域只有26.2平方公里,托管29个行政村,有常住人口2.85人。

   而随着1300多家企业入驻开发区,也吸引了外来人员13万人前来就业,近5万人前来创业、经商。据统计,开发区已有家庭式作坊、城市型商铺近5000家。“按照综合治理每个网格800人来计算,开发区应建立250多个网格。而以开发区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应业东说。

   开发区结合农村区块和企业区块的实际,划分了农村类全科网格42个,企业类全科网格13个,做到“全员覆盖、全域覆盖、全科覆盖”。其中,在企业类全科网格13个基础上,开发区又细分成91个小网格,联合各派驻机构做到“一格多企、一企多员”。

   为使“全科网格”管理更精细,开发区根据我市现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职责界定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了部分调整和补充,有效整合开发区联村联企人员、派驻机构人员、农村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等“三种人员”,拓展人力资源,分类分级管理,部门职能和网格员信息管理职能相结合,专职网格管理和兼职网格管理相结合,构筑立体的管理空间,实现各部门、各层级的职能联动。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通过 “党建+”与“四个平台”建设融合,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利用“网格党建”构筑农村综合治理网格,撬动农村“大发展”。

   兰街村为方便开展垃圾分类及其他各项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党建+”的统领作用,集合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护村队、村妇联等村级组织力量,建立了一支50人的网格员队伍,按照就近、就亲、就便的原则,安排每名网格员联系五六户村民,负责做好监督指导农户垃圾分类工作,村情民意的信息采集、安全隐患的排查、事件的处理上报等工作,织就了一张覆盖全村、遍及新老兰街人的农村工作服务网络,打造“同心”兰街的模式,成了开发区样本,获得了市领导的点赞。

  抓实三个环节

  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的新成效

  开发区在提升“四个平台”建设成效上,主要是抓实技能培训、平台会商、督考督查三个环节,努力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的新成效。开发区充分利用全体干部大会、综治工作例会和网格员培训会议,加大宣传力度,深化服务意识,激发创建激情,提高实际技能,努力把“四个平台”建设成为提升园区发展品质、维护园区社会安定的有效载体和治理体系。

   每月10日,开发区“四个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就会召开“四个平台”联席会议,进行平台会商,分析研判辖区范围社情、民情动态,研究解决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协调安排和部署多部门联动中重要工作。“有了平台协商制度,各部门之间就可以理顺信息、互通共享,将原先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基层治理模式,转变成协同作战、综合服务,有助于实现基层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应业东说。

   开发区“四个平台”建设运行半年多来,基本实现了网格化与信息化有效融合,让治理网格“触角”延伸到了每个“社会细胞”,在出店占道经营、道路破损、施工噪声等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涌现出了不少新亮点,切切实实维护了老百姓的权益。

   近日上午,开发区市场监管所通过“四个平台”流转接到市民爆料,称陈路塘村夜市一条街路段有一家蛋糕摊存在缺斤少两现象。开发区市场监管所联合陈路塘村干部对该爆料进行核实。经调解,蛋糕摊经营者与爆料者达成一致,购买的商品进行退款退货。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对摊主进行警示教育并逐一检查该路段其他经营户经营使用的电子称,规范经营秩序,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随着“四个平台”建设不断探索推进,完全激活了开发区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创新思路,致力将便民服务平台打造成“‘最多跑一次’的最佳实践者”,将综治工作平台打造成“最紧密的基层群众服务者”,将综合执法平台打造成“最高效的城市秩序管理者”,将市场监管平台打造成“最有力的市场秩序维护者”,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值。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胡龙江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7 2017-12-07 永康日报2017-12-0700005;永康日报2017-12-0700007;永康日报2017-12-0700009;永康日报2017-12-0700012;永康日报2017-12-0700010;永康日报2017-12-0700013;永康日报2017-12-0700011;永康日报2017-12-0700014;永康日报2017-12-0700015;永康日报2017-12-0700006;永康日报2017-12-0700008 2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