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佬“坐堂”开发区派出所,化解老百姓磕磕碰碰
小小“合好室”做好和谐大文章
![]() |
制图 朱航鹰 |
![]() |
派出所民警正在给“和事佬”进行法制培训。 |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陈旭红
■
有事求助警察是绝大多数百姓遇到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处理方式,但是邻里纠纷,夫妻矛盾等家长里短的事闹到派出所,则会极大地占用警力资源。
而经济开发区派出所自推行勤务机制改革以来,为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式。该所联合市司法局、市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资源,整合派出所情和法的双重力量,将派出所的调解室进行了由硬件到软件的“变身”。很快,一个更具人情味的“合好室”应运而生。
记者日前获悉,该派出所的“合好室”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作用。常驻“合好室”的老胡、老陈、老曹等5名调解员平均每天调解案件2.8起,调解成功率达88.5%。如今,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和事佬”,专门化解老百姓的“磕磕碰碰”。
“啥都管”很尴尬
琐碎纠纷影响处警效率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派出所所在的辖区有企业1000多家,百人以上企业130家,在册登记流动人口120918人,在册出租房屋14235户。面对辖区经济发达,企业多,物流集中,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员密集的现状,导致各类纠纷不断,给辖区的治安形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从接警量看,除大冬天外,每天纠纷、伤害类报警都在10起以上,最多时候一天有20多起纠纷类报警。”该派出所民警高浪说,而在接警中,最常见的就是离婚纠纷、务工纠纷、消费纠纷、医疗纠纷等,老百姓遇到这些事情,第一个念头就是拨打110报警,这样就需要我们民警到现场进行处理。
“都知道,化解民事纠纷只是派出所日常的一项工作,派出所还要担负治安、案件、户籍等其他许多项工作。可实际上,警力却时常被耗在一些琐碎纠纷上难以抽身,严重影响了派出所接处警工作质量与效率,也使本就紧张的警力与繁重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起“合好室”建立之前,民警遭遇“啥都管”的种种尴尬境况,高浪不禁摇了摇头。
“苹果绿”很温馨
营造心平气和调解环境
记者走进该派出所的“合好室”,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那一堵堵被刷成苹果绿的墙面。置身其中,很快就有了一种安静的感觉。而一盆盆植物盆栽摆放室内,仿佛与苹果绿墙面彼此理解。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常有渡人船,胸中天地宽”“天地宽与法同行,和为贵遵纪守法”……记者注意到,在整个“合好室”内,有关劝和的宣传标语挂满墙面。
“用暖色调的苹果绿粉刷墙面,挂着这些宣传标语,目的就是为前来调解的当事人营造心平气和的调解环境。”高浪告诉记者,很多打架纠纷一开始由一些琐事引起,但就因一时冲动动了手,导致的后果也很严重。
不过高浪表示,“合好室”内的一则“打架的成本”宣传标语也警醒了不少冲动者:打架造成轻伤的,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教+经济赔偿+开除公职+社会家庭影响;打架造成重伤的,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经济赔偿+开除公职+社会及家庭影响。
记者看到,在“合好室”的旁边,还有宣教室。宣教室内,除了苹果绿和植物盆栽做装饰,还配备了沙发、茶几和电视。高浪告诉记者,有些人刚来“合好室”时,情绪很激动,不听劝。这时候宣教室就派上了用场。“和事佬”会带情绪激动的一方先到宣教室,让其观看一些有法律教育意义的宣教片,一方面让其平复心情,另一方面也让其学习法律。
“和事佬”很亲切
耐心倾听化解各类矛盾
“调解纠纷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不仅要化解矛盾的纠结,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今年71岁的“和事佬”老胡深有体会地说。老胡已有三四十年基层调解工作的经验,阅人无数的他认为,过来调解的当事人,多数心理素质不好,作为调解工作者首先心中要有一杆公平秤,其次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打动当事人。
今年6月份,该所接到报警,辖区某行政村村民杜某因建房纠纷与应某多次发生争执。接警后,出警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带回“合好室”进行调解,但双方始终僵持不下。当时参与调解的老胡和老陈多次上门做双方的工作,从法律层面、人情角度劝解。历时一个多月,杜某和应某终于在“和事佬”的耐心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10月9日下午,“合好室”内来了一对因合伙纠纷引发打架的胡姓叔侄。这对叔侄来自金华,两人合伙在开发区的神州模具城从事热处理加工生意。因清账时出现不和,引发矛盾,并升级双方动起了手。
“这对叔侄刚到‘合好室’时,双方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互相指责对方,火药味十足。叔叔因为在打架中受了伤,一个劲的要求侄子赔偿损失。”调解该案件的老陈告诉记者,如果在这种双方都不理智的情况下调解,成效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当日,老陈让叔侄双方都先回家,于第二天再到“合好室”调解。
果然,双方经过一个晚上的冷静,少了浓浓的火药味。此时,老陈也已对该案进行了研究,将当事双方的矛盾一一拆解,进行摆事实、讲道理。很快,叔侄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承诺不再找对方麻烦。
调解结束后,那名叔叔一个劲地向老陈道谢,称自己的法律意识太薄弱,冲动的行为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还影响了亲情关系,很不值。
据悉,从今年7月14日至10月10日,5名“和事佬”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通过“合好室”平台,现场调解了矛盾纠纷692起。
“六部曲”很给力
实战总结调解纠纷经验
记者了解到,坐堂“合好室”的5名“和事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7岁,但他们依旧虚心好学。时不时地,他们还会围坐一起,学习法律知识,互相探讨工作,介绍调解经验。
在调解过程中,“和事佬”们摸索出了一套纠纷调解“六部曲”: 听——平等地听取各方陈述与申辩,做好详尽记录;劝——劝解说服,讲明利害关系,缓解对峙气氛;查——对案情开展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商——找准双方“平衡点”,召集当事人双方进行协商,并利用各种技巧、方法加以协调;教——调解过程中,宣传法律,调教结合,主动向当事人讲解法律知识,力求通过调解工作,引导他们以正当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定——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制定《人民调解协议书》,并抓好协议内容的落实,确保调解结果实现,防止反复。
据悉,该所的“合好室”目前在全市都已小有名气,一些有矛盾纠纷的当事双方,甚至还会主动“上门”,请“和事佬”帮助调解。
如此一来,一桩桩可能引发治安案件的小纠纷通过“合好室”,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该派出所每天为处理大量的非案件纠纷警情,造成警力资源极大浪费的矛盾,解放了部分警力,有效缓解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压力。同时,“合好室”还大大减少了因民事纠纷而引发的治安及刑事案件,将大量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转化升级,真正“调”出了社会和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