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猫猫狗狗看病并不比人简单
“永报姐妹花”体验宠物医生的诊治过程
![]() |
![]() |
■记者 周灵芝 程轶华
在现代社会,宠物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心爱的宠物当成家庭中的一员,有的主人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地呵护着宠物,对它们的生老病死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热忱。
宠物仅仅是一种动物吗?它们生病时是不是和人一样要上医院打针、吃药?18日,“永报姐妹花”工作室记者前往城区的伴侣动物诊所和爱诺宠物医院当了一次宠物医生,体验他们是怎样给这些“孩子”看病洗澡,做日常护理的。
走进不同职场
体验人生百味
宠物医生徐文学(左一)正在为狗狗看病。
镜头一:心情不好时就会攻击人
“我家的‘妞妞’呕吐已经三天了,在乡下一家宠物医院打了两天针,但情况没有丝毫好转,赶快帮我看看吧。”一位姓方的女士抱着一条黑色的卷毛狗,匆匆走进了伴侣动物诊所。
接待她的是宠物医生徐文学。他接过病怏怏的小狗,伸手摸了摸它的肚子。
第一次目睹医生给宠物治病,记者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觉一股刺鼻的臭味袭来,我们不由得伸手捏住鼻子。
“来我们这边看病的宠物多,各种气味杂,难闻吧。”徐文学见状笑着说,对宠物的毛发和味道过敏的人,是干不了这行的。
说话间,只见“妞妞”的身体轻微抖动了一下。然后,它发出“汪……”一声示威的叫声。
“别怕‘妞妞’,医生看病好得快。”方女士边安抚小狗边对徐文学说,只要触摸到“妞妞”的肚子,它就会呕吐。
在检查的过程中,“妞妞”表现出了极度不适的样子,还忍不住用爪子抓住主人,好像在向主人求救。看着它难受的样子,方女士忍不住掉下眼泪。
“宠物们在不舒服时很容易变脸,尤其是狗和猫,每年我都会被宠物咬伤,所以接种狂犬疫苗也是每年必做的一件事。”徐文学说,宠物其实与小孩子一样,有时候变脸挺快。它们心情不好时,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尽管非常熟悉猫、狗之类的性情,但被咬仍在所难免。
打针、输液、做手术。做宠物医生,每天都要和不同的宠物打交道,除了有爱心,还要做到胆大心细。看来,宠物医生真不是那么好当的,随时都有被咬被抓的危险,防不胜防。
“有些猫还带有真菌等传染病,这就需要我们戴手套问诊,平时要勤洗手。医院也得注意保洁,要用专业消毒液,以免细菌在空气中传播。”徐文学说。
记者手记
J
宠物诊所虽小
却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
宠物是人们物质层次外的一种精神消费,人和宠物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主从关系,情感的亲密和谐使宠物逐渐被人格化,宠物更像是家庭的正式成员。
正如方女士所说:“孩子上大学后,我感觉空落落的,想养只宠物狗陪陪伴。当初,朋友给我这只狗时,我还嫌它难看不想养。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当狗狗难受时,我就会忍不住流泪。”
宠物诊所虽小,但它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只要我们善待一切生命,就会受到其他生命的善待。让我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不要随意虐待和伤害生命,与所有生灵和谐相处。只有做到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生活也会更美好。
记者体验为狗狗护理。
镜头二:宠物也要及时打预防针
记者想与宠物来一次亲密接触,就学着徐文学的模样,轻轻抚摸着“妞妞”的后背。正当记者打算配合医生提取化验样品时,或许出于陌生,“妞妞”不肯配合了。慌乱之下,多亏了在场的工作人员才将它安抚住。
“这么黑,可能是肠道出血。”徐文学从“妞妞”的肛门提取化验样本时,发现狗狗的粪便呈现出黑色,就做了初诊。过了10来分钟,化验结果出来了,确诊为细小病菌感染引起肠道出血。
“在宠物的病症中,这种病除了狗瘟就数它最严重。”徐文学说,如果宠物没有打预防针,就很容易引起这些病,特别是幼犬,死亡率很高。发病时,一般先剧烈呕吐2至3天,接着开始腹泻,然后大便出现酱油状或番茄汁样,特别腥臭。
“那我该怎么办?”听到徐文学的介绍,方女士立马紧张起来。
“你的狗已经有6个多月犬龄,应该能治疗好。”徐文学轻声安慰。
“与宠物打交道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徐文学坦言,宠物与人不一样,人生了病会主动与医生诉苦,猫狗却不会,有时候还特别闹腾。这时候,一名能听得懂宠物心声的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想让狗狗少生病,一年三次的预防针少不了。虽然打针有些麻烦,但效果却非常好,而且价格也不高,每次的费用在70元左右。
镜头三:要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给宠物看病,记者肯定没戏。给宠物当美容师,记者倒想试试。在爱诺宠物医院,医生俞飞俊细心地指导记者给一只白毛博美犬梳理毛发。期间,只要狗狗一动,记者就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俞飞俊就会赶紧接过记者手中的吹风机,帮忙搞定。
“干我们这行,必须是真心喜欢小动物,还得了解它们的习性。”俞飞俊边熟练地给狗狗梳理毛发边说,他的工作就是让小宠物们变得更健康、更美丽,“我平均每天至少要给13只狗狗洗澡、整理毛发。”
除了能给狗狗做美容,俞飞俊还是位宠物医生。他说,开宠物店5年了,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他觉得,如何做好沟通是一名宠物医生的必修课。与给人看病的道理一样,给宠物看病,很多时候必须要与宠物的“家属”沟通。比如,给狗狗做化验可以确诊病情,这事放在人身上大家都比较好接受,但放在一只狗身上,有些主人就会觉得“浪费”或是医生故弄玄虚。
“宠物的内心其实很敏感,如果长时间不理它们,就会变得情绪低落,甚至脾气暴躁。”俞飞俊说,他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与寄养在诊所里的猫狗说说话,或帮它们清理一下毛发。久而久之,那些耷拉着脑袋在病中情绪低落的宠物,就变得不那么紧张了。它们躺在诊疗台上,也会变得十分乖巧,就像听话的“孩童”一般。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宠物医生,必须打心底里喜欢宠物。”俞飞俊直言,患病的宠物不同于以往,有些脾气糟糕,有些浑身脏臭,可对于医生来说,只要送到医院里来,就得细心照料,因为猫猫狗狗都有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