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路桥地上地下管护者点赞
盘点城管执法局市政管理处今年“三大战役”
![]() |
![]() |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来不惧烈日或暴雨,越是在城市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刻,他们越是奋战在最前线,为维护城市面貌的整洁美丽、市民出行的平安坚守着、忙碌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政工作者。
近日,记者走进市城管执法局市政管理处,仔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并盘点了他们今年的“三大战役”——排水管网、桥梁养护、精品街区。
溪心路延伸章店大桥桥头沥青路面修复(资料图片)
排水管网
CCTV检测大显神通
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印象,以往每逢暴雨,路过城区几个易积水点时,总会提心吊胆,就怕一不小心不明情况发生意外。不过,现在有这样感受的市民已经大为减少,为什么?这其中正包含了市政工作人员做出的努力。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永城雨水不断,在城区望春桥下,市政工人陈师傅已连续蹲守了3个多小时。“水什么时候退去,我就什么时候走。这大黑夜的,万一有人开车不小心泡到水里就麻烦了,我一定要看牢。”陈师傅一边守候,一边还不停用铁钩打捞窨井处的垃圾,以防止洞口被堵塞,造成更大面积的积水。
“每次连降暴雨,市政管理处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购置大功率排水泵投入排水,以减少水漫。”市城管执法局分管领导、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吴丽表示,“大水过后,城区受灾路段排水管网内往往会出现积淤,管理处今年还组织窨井养护工分组分段、加班加点清理疏通了丽州桥下、溪心桥下、望江路、三马转盘等道路纵横段的管网,极大提高了城区管道的排水能力。同时,还对章店桥、西塔桥下污水排放预留口进行封堵,并在西塔桥下污水预留口安装阀门,防止污水直溢。防洪排涝、治理污水工作,市政管理处做得很辛苦,也很认真。”
市政管理处主任李峰介绍,管理处承担着城区750公里排水管网和金都路泵站、城东泵站、溪口倒虹吸等管网的管理养护工作。保障城市排水管网畅通是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市“五水共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去年8月,市政管理处投资32万元,委托上海天授市政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对广电路、江滨南路、丽州中路、南苑东路、龙川东路、城东路等路段的过江管排水管道进行CCTV管网检测,共检测7817米,疏通3157米,检测评估管道需修复点46处。
今年5月,市政管理处在去年检测的基础上,投资39万元,委托杭州青玄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对城区华溪西路、华溪东路、华溪北路、华西南路、望春东路、望春西路、九铃东路、紫微中路、紫微东路、紫微北路、城东路等路段的排水管道继续开展CCTV管网检测,共检测及疏通8700米,检测评估管道需修复点132处,存在重大缺陷急需修复点有34处。
治标,更需治本。市政管理处还积极开展易涝点整治工作。对易积水点展开实地调查摸底,分析积水形成原因,科学编制涝点整改方案。采用雨水井旁增设沉淀池引流雨水、低洼处增设落水井引流、增设管道接通排水管网等措施,对双股金钗、东库路口、三马铁路桥下13个易涝点进行整治。
据悉,今年易积水点改造工作共分两个阶段,历时长达4个月,从8月15日开始,已全面完成正常运转。
桥梁养护
每人每日必须进行巡检
“我们还担负着城区桥梁的管理养护工作,这是一项事关百姓出行安全的重要工作,我们一直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李峰说。
据介绍,目前,市政管理处管理的桥梁共有66座,管辖桥梁总长3.5公里,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近几年,市政管理处针对所管辖桥梁使用年限、结构型式、结构跨度的多样性,详细制定了市管桥梁设施巡视、养护、维修的具体措施。同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明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逐级分解,责任到人,促进城市桥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规划是工作开展的龙头。市政管理处还编制了城市桥梁维修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根据2011年城区22座桥梁检测评估评审结果,对照中长期规划编制了2014年度维修养护计划。
李峰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区不少桥梁陆续被列入危病桥行列。今年桥梁管理重点是对东库桥、商城桥、望春桥、华丰桥、城东桥、和平桥等六座桥梁开展加固维修工作。同时及时发现城市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被车撞坏栏杆、桥洞里出现大块垃圾等,都要及时进行清理修复,以杜绝意外发生。
同时,市政管理处积极制订出城市桥梁养护相关制度,规范桥梁养护维修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并结合实际制订了桥梁养护技术规程、日常巡查制度、日常养护安全制度、应急处理和举报投诉处理等制度。
为预防万一,管理处还编制了交通事故、防洪抗汛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超重车辆过桥方案,准备好应急物资,安排好车辆、人员,制订了应急程序和人员分工,公布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防止应急时出现忙乱或无头绪的现象。
近日一大早,市政工人徐师傅又开始在溪心桥上“漫步”。但他的“漫步”可不悠闲,因为他一边走,一边还要认真查看桥梁上各种设施的状况,哪怕是发现一丝细小可疑之处,也必须驻足观察,或用笔记录下来。
原来,为积极做好日常巡查和资料建档工作,市政管理处要求工人每日至少一次巡检自己所管辖的桥梁,并及时、如实填写《城市桥梁日常巡查日报表》,发现较大问题及时向科长汇报。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一桥一卡管理制度,在平常工作中善于积累、整理桥梁设施相关资料,如建立资料卡、日常巡检表、维修记录、检测记录等。定期整理桥梁图纸,从而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历史、现状等情况做到心中有底。
精品街区
全力修复细小“雀斑”
金城路、城南路、望春路自今年被列入三大精品街创建,九铃东路、丽州中路、南苑东路等10条道路被列入精细化管理考核街后,面貌发生了不小变化。但走在日趋整洁有序的街面上,仍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小细节:比如哪块地砖破裂了,哪块水泥路面缺了一角,看上去就像一位美女脸上的雀斑,虽然小,却影响了整体美感。
今年以来,市政管理处认真落实“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坚持将日常活动开展与本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提升市政设施管养水平,加大了主要街区管理力度,尤其加大了对三条精品街、十条考核街道路面破损、市政设施移位等区域的维护和修复力度。
管理处实施全方位巡查,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零报告”制度,责任到人。对城区主次干道、创建路段每天巡查不少于一次,跟踪检查沥青路面与砼路面的损坏情况。如出现轻微损坏时,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克服施工期限短、干扰大等难题,市政管理处还要求全体施工人员树立精品意识,实行高标准、严要求施工管理,严把工程材料进场关,对达不到标准的花岗岩、路沿石、彩色平板等一律不许进场,对缺棱少角的一律不许使用,严格抓好工程质量。
发现“病害”,不如预防“病害”。市政管理处防患于未然,及时处理道路早期出现的裂缝,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以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的完好。对修复后的道路,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分门别类对沥青路面、砼路面、人行道平板进行为期14至28日的工程养护。
强硬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保障了工程质量,短短一个多月,市政管理处克服期限短、雨季施工、人员干扰大等诸多难题,全面修复了胜利街、华溪北路、丽州中路等十余条考核街的人行道平板750平方米,圆满完成了城南路、金城路、望春路三条精品示范街改造工程,共计修补沥青路面1600平方米,人行道彩色平板1400平方米,侧石450米,新建彩色水泥人行道1400平方米。
紫微中路CCTV检测(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