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差距精准发力确保“全年红”
■本报评论员
从9月份开始,我市16位部门单位一把手在本报上公开晒出自己的“百日攻坚”承诺,公布了其所在镇街区或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具体举措,其表态掷地有声,措施扎实有力,极大提振了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全力冲刺的信心和勇气。
每年下半年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可说是老惯例了。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今年我市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复杂。3个月的“百日攻坚”,转眼又已过半,离年底只剩短短40多天了。从目前情况看,各镇街区、各相关部门的“百日攻坚”项目大多在顺利推进,但其中也有部分项目仍被卡在瓶颈处,想往前迈步比较困难。
“重点工程建设最怕碰到‘肠梗阻’,哪怕有一个小环节推进不了,下面的环节就都无法开展。”我市某部门一把手忍不住感叹,“只有一环接一环顺利打通,才能谈得上加快进度,否则口号喊得再响也是空话。”
有句老话很实在:办法总比困难多。事在人为,相信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少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拥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豪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走出办公室,时时刻刻沉入一线、靠前指挥、抓好落实,把党的群众路线成果践行到位,真正做一名有热血、有热情、有热心的好干部。
比如开展项目建设“第一难”的政策处理工作时,就不仅需要狮子型和老黄牛干部,更需要有智慧的狐狸型干部。当然,这只“狐狸”应是建立在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基础上的好“狐狸”。有位副局长曾透露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心得,他说,一定要有耐心,要有讲话的策略和技巧。首先要学会认真倾听,等群众苦水全倒完了,再实事求是摆明事情的利与弊,群众自然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当然,对于少部分只顾眼前私利而罔顾全局利益的人,那就必须毫不客气地开展“打霸拔钉”,让这些胡搅蛮缠的“绊脚石”得到应有惩罚。
市委明确提出“三不三看”的用人原则,这对于“百日攻坚”行动同样适用。我们把什么作为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那自然就看他们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我们必须把“百日攻坚”作为检验干部是否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大擂台和赛马场,作为能否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条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一口唾沫一颗钉。全市党员干部的宣言已经亮出,那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或纸上,就一定要板上钉钉,说到做到,兑现对全市百姓作出的承诺。同时,也可以借鉴此次访谈形式,通过媒体或微信、微博等平台,继续公布各镇街区、各部门“百日攻坚”的成绩单,形成更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此外还要健全完善相关奖惩机制,绝不能出现让偷奸耍滑、弄虚作假者蒙混过关,而让敢干事、干成事者吃亏流泪的不良现象。
2014年即将过去,让我们以对永康人民绝对负责、对永康“二次出发”绝对负责的态度,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冲刺四季度”这个全年最后目标,奋力做最后的奔跑冲刺,确保实现投资增两成,确保赶上兄弟县市步伐,确保以“全年红”的漂亮成绩昂首迈入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