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3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垃圾减量 让花街锦上添花

整洁靓丽的花街镇黄园村

  农村卫生保洁也可以品牌化管理,你听说过吗?

  ■记者 邱灵娟

  1

  因地因村制宜

  选定6个试点村

  每年480万卫生保洁费

  全部用之于民

  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行垃圾减量化工作中,花街镇垃圾减量化工作可圈可点,获得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根据地域特点及各村情况,全镇62个行政村被划分成工业园区、集镇范围、外来人口集中村、偏远山区、普通村庄6个区块。通过对各村的摸底调查,最终确定花街村、双溪村作为集镇范围,黄园村作为外来人口集中村,赤川村作为普通村庄,下姓王、吴村作为偏远山区的垃圾减量化样板试点村。

  “这些村庄各具代表性,通过试点,可以知道类似的村庄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行垃圾减量化。”花街镇党委书记姚丽华说,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后再村村启动,在全镇以网格化模式推开,既可以获得有效经验,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针对性更强。“这种因地、因村制宜的方式,能兼顾各村特点,以点带面,村村铺开,既有统一又有区别,充分体现了花街的特色。”

  “除了试点村的选择,我们在垃圾房、垃圾中转站、各类垃圾桶的设计和设置上也是因村制宜。”花街镇党委副书记应文宇介绍,为了能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垃圾中转站,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多次到外地取经、上网查询资料,还开动大脑,集思广益,设计出具有花街特色的系列“产品”,现在花街镇每个村的垃圾桶、垃圾车在分类和设计上都各具特色。

  

  每年480万卫生保洁费

  全部用之于民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资金是最大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最棘手的问题,花街镇采取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法。

  “一开始,我们还担心村民不愿意缴纳卫生保洁费,没想到村民的积极性这么高。”应文宇告诉记者,在垃圾减量化工作启动之前,各试点村就自发到村民家中收缴保洁费,村民也非常配合,仅仅几天时间,6个试点村的卫生保洁费就全部交齐,就连新永康人也积极按时上缴。“6个试点村总共收了30多万元,这些费用,我们将全部用于垃圾站的建设、垃圾桶、垃圾车等清洁工具的购置和支付保洁人员的工资。”

  据悉,花街镇共62个行政村,如果全部缴纳保洁费,至少有480万元,通过垃圾减量化处理,每年还可以减少清扫、清理、运输等费用150万元,这些钱将全部投入各村垃圾减量化工作中。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市镇两级的财政压力,而且各村收缴的费用也全部投入到本村,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

  “更重要的是,通过收缴卫生保洁费,让新老居民意识到卫生保洁人人有责。”双溪村一名村干部介绍,现在本地居民和新永康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都有较大提升,看到个别乱扔垃圾的现象,他们都会及时出来喝止,“颇有一副主人翁的气势呢。”

  

  建立卫生保洁服务体系

  实现品牌化管理

  

  “在花街,垃圾减量化不是一项工作,而是被当作一款产品,并对其实行品牌化管理。”花街镇镇长陈伟强介绍,在垃圾站、垃圾桶、垃圾车的设计上,都因村制宜,既体现了花街的鲜明特色,又兼顾了各村的特点,而且在这些产品和其他保洁工具、宣传册上,都打上了“锦绣花街”的标识。

  在他看来,垃圾减量化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得益于海蓝星卫生保洁服务组织机构的设立,这也是花街镇垃圾减量化的一大特色。

  花街镇海蓝星卫生保洁服务部由集镇卫生保洁服务管理中心、农村卫生保洁服务管理中心、卫生收费服务管理中心、垃圾减量化处理管理中心、企力物管五个部分组成,实行专人专管,直接对集镇范围和62个行政村以及工业功能分区的卫生保洁开展服务管理工作。

  此外,海蓝星卫生保洁服务部对垃圾减量化处理、卫生费收缴与管理、村庄卫生长效保洁工作、河道池塘长效保洁工作、村庄绿化养护与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工业功能分区卫生统一保洁等具体工作都有相关的责任人。通过这种逐层管理的方式,有效将垃圾减量化工作落实到位。

  

  垃圾分类意识提升明显

  新老居民携手共建锦绣花街

  

  “从随手乱扔垃圾,到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再到现在主动把垃圾分类后放进相应垃圾桶,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有很大提升。”看到这样的改变,姚丽华非常开心。更让她欣慰的是,各村的外来人口也能积极主动配合,和本地居民一起做好垃圾减量化工作。

  据介绍,花街镇目前共有6万多居民,镇域范围内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几乎和本地居民持平,尤其是在集镇范围和工业区内,外来人口更是远远超过本地居民。在这些地方,外来人口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生产者、制造者。

  “垃圾减量化处理工作仅仅依靠本地居民的力量是有限的,更需要外来人口的积极参与。”应文宇说,为了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各村重点对外来人口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化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并且在村里成立了外来人口服务中心,组织外来人口参与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镇重点工作。据了解,不少村庄还在外来人口中成立了卫生保洁服务队、五水共治志愿者等志愿组织,和当地居民一起建设美丽花街,形成了融洽、互助的良好氛围。

  “只有新老居民齐心协力,携手共建,才能更好地创建锦绣花街。”姚丽华说,以后镇里的许多工作将一如既往,大力发动外来人口参与。

  3

  以前,只要听到“垃圾”,人们联想到的总是脏乱差,经过垃圾堆时,更是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快步走过,唯恐避之不及。

  如今,垃圾在我市花街镇有了“专属领地”,外形如亭台楼榭般美观大方的垃圾中转站,更是成了村民学习垃圾减量化等相关知识、了解村务民俗的重要平台。

  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到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数迅猛增长,全国各大城市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垃圾围城。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垃圾引起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市。

  近日,记者从花街镇了解到,该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垃圾减量化、品牌化管理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垃圾”造成的困扰,而且发动新老居民共同参与,让花街成为名副其实的锦绣花街,更是我市美丽的“后花园”。

  保洁人员开心地领到崭新的保洁车。

  花街镇党委书记姚丽华向市农办领导介绍垃圾中转站的设计思路。

  花街镇统一采购的新垃圾桶极具特色。

  垃圾减量化样板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一起清扫卫生死角。

  2

  黄园村垃圾站

  成村民津津乐道的宣传长廊

  ■记者 邱灵娟

  13日一大早,花街镇寺前村村民黄苏娇就抱着孙子来到隔壁村黄园村广场,和她一起的还有抱着孙女的邻居陈丽爱。

  “你看看这些垃圾是要分开的,不能丢到一起。”黄苏娇指着广场旁垃圾减量化宣传长廊上的图片对孙子说,“懂得怎么区分垃圾,才是聪明的孩子。”

  陈丽爱告诉记者,自从黄园村这个漂亮得像亭台楼榭的垃圾站建好后,她经常抱着孙女过来走走,这里总是聚着很多人,议论该怎么区分各种垃圾,很是热闹。

  记者看到,黄园村的垃圾中转站设计十分美观,古朴中不失时尚。宣传栏上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不仅有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化等相关知识,还有黄园村卫生保洁服务管理站各级具体负责人、卫生保洁费的收缴和支出情况。此外,宣传栏还介绍了黄园村的特色以及村规民约等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据了解,黄园村是花街镇的外来人口大村,本地人口只有200多人,外来人口却有2400多人,因此外来人口成为宣传的重点对象。

  “明显能感觉到,不仅是本地人,就连外地人垃圾分类的意识都有很大提升。”黄园村卫生保洁员推着新领取的垃圾车等保洁工具,喜笑颜开。

  他向记者介绍了该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分类运输的经验。户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由村保洁员采取定时巡回收集方式,分别收集至垃圾中转站及太阳能垃圾房; 户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由户或保洁员收集至资源回收站;户分类后的“建筑垃圾”由户自运到村建筑垃圾堆放场; 户分类后的“有害垃圾”,由保洁员采取定期收集方式,分别收集至村或镇有害垃圾储存点,再由镇政府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定期收购。

  蔡金是贵州人,在黄园村住了一年多了,现在专心在家带孩子。她说,黄园村环境好,住着很舒服,尤其是垃圾减量化处理以后,村庄更加整洁、靓丽了。

  “一年交50元卫生保洁费,就能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何乐不为呢?”蔡金说,现在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有分类垃圾桶,镇里还发放了可降解的垃圾袋,保洁员每天都会对垃圾进行清扫、清理。现在,除了垃圾桶里,村里基本上找不到垃圾的踪影了。

  花街镇海蓝星卫生保洁服务部

  集镇卫生保洁

  服务管理站

  各村卫生保洁

  服务管理站

  工业功能分区

  物业管理委员会

  专人专管服务管理

  落实工作职责或上级交待的任务

  农村卫生保洁服务管理中心

  卫生收费

  服务管理中心

  垃圾减量化处理

  管理中心

  企利物业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

  集镇卫生保洁服务管理中心

  垃圾减量化处理

  卫生费收缴与管理

  村庄卫生

  长效保洁工作

  河道池塘

  长效保洁工作

  村庄绿化

  养护与管理

  公共基础设施

  维护与管理

  工业功能分区

  卫生统一保洁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13 垃圾减量 让花街锦上添花 2014-11-14 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0;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1;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8;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9;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0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05;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0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79;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0;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75;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7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5;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71;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7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0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88;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3;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5;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29;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3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3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3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38;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40;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43;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45;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47;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49;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51;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5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56;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58;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0;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2;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4;永康日报132014-11-1400066 2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