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2版:专刊·龙川学校

舞袖唱腔扮相,那不是永康的“李玉刚”吗
自编自排自演,校长率领学生迈进艺术门

龙川学校 婺剧舞蹈桃李芳香

  ■记者 李凌灏 

  婺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起,金华市启动“婺剧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了解婺剧,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传统文化。龙川学校积极响应,在校内推广婺剧。短短数年,该校的婺剧氛围越来越浓厚。

  上月30日,龙川学校选送的婺剧《贵妃醉酒——霓裳羽衣舞》和《三请梨花》选段在金华市第三届中小学婺剧汇演中喜获佳绩。来自该校初中部的施凯乐在《贵妃醉酒——霓裳羽衣舞》中反串“杨贵妃”,舞袖、唱腔、扮相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冠以永康小“李玉刚”的美誉!

  不仅如此,龙川学校在文化艺术推广上也不遗余力。今年5月,该校凭借群舞《不能忘却的记忆》获得2014年金华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实现了我市初中组该项目“零”的突破。

  在2014年金华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中,龙川学校选送的群舞《不能忘却的记忆》获得一等奖。

  初一男生反串“杨贵妃”

  形神兼备获佳绩

  婺剧元素进课堂

  潜移默化学生受熏陶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当日,在东阳剧院举行的金华市第三届中小学婺剧汇演舞台上,来了位满身华服却惆怅失落、借酒浇愁的小“杨贵妃”。

  小“杨贵妃”一出场:展金扇,舞长袖,袅袅娜娜,举手投足雍容华贵,步态轻盈灵动,真有如闲庭信步一般,开扇舞袖尽显流畅自然。虽然声线还略显稚嫩,但瑕不掩瑜,一个傲气随性、醉酒失态、散乱癫狂的杨玉环跃然台上。

  同台表演的其他宫女、力士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唱”得抑扬顿挫,“做”得形神兼备。

  整场表演丝丝入扣,流畅圆融,一不小心,还真差点忘了这华服油彩下,一个个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初中生。实至名归,这台演出获得了本届汇演二等奖。

  据了解,这是市龙川学校选送的《贵妃醉酒——霓裳羽衣舞》,小“杨贵妃”由该校初一学生施凯乐反串。此外,该校总校长吕永固也凭借一段《三请梨花》在汇演中获得教师组二等奖。

  “对婺剧产生兴趣,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照理说,像我这样的年纪,应该喜欢动感刺激的东西。但在美术、音乐课上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油彩,听到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顿时觉得挺酷的,就一直坚持学下来了。” 施凯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婺剧元素进课堂

  潜移默化学生受熏陶

  

  据了解,龙川学校当前已初步形成了文化课课程与婺剧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今在该校音乐课、美术课等课堂上,都能看到婺剧的身影。

  “我们将婺剧这一元素渗透到了音乐、美术、语文等各门学科里。例如,语文课上有婺剧念白赏析、美术课教授脸谱艺术、音乐课教唱婺剧选段……”该校初中校长施竞赛介绍,“我们希望婺剧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不是只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哼唱婺剧选段。”

  “教小孩子学戏其实很辛苦,一开始他们唱戏和唱歌没什么区别,要引导他们入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不求人人都成为婺剧大家,但是希望人人都能对婺剧,对传统文化有了解,感兴趣。”

  

  校长提枪跃马亲上阵

  带领更多学子入戏门

  

  吕永固自己就是个资深婺剧迷,平时工作之余也时常会哼上几段自娱自乐。为了让婺剧在学校里生根发芽,他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成立了戏曲队供小戏迷们交流、排练,还经常会邀请一些婺剧名家来校为小票友们点评和指导,比如为孩子们讲解婺剧艺术的一些表演知识、动作要领、演唱技巧等。

  记者了解到,吕永固还亲自“提枪跃马”披挂上阵,赴金华艺校接受了为期8天的专业培训。归来后,他又与校内音乐教师进行交流,确保每一位相关科目教师都能具备一定的婺剧素养。一段时间下来,该校部分老师已经进入角色,不仅能唱而且还唱得不错。

  该校教师坦言,经过培训,“上起课来底气更足了,更有信心了”。大家都并非科班出身,也与孩子们一起经历了一个初学者的过程。靠着大家的努力,找名师、听磁带,慢慢摸索出了婺剧教学方法,带领越来越多的龙川学子走进了婺剧大门。

  此外,吕永固还亲自担负起了婺剧“编剧”的角色,悉心为孩子们编排节目。 “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比赛,不仅仅是孩子们对婺剧艺术的一次近距离欣赏,也是对我们学校婺剧推广工作的一次肯定。”吕永固有些激动。

  

  全面推广文化艺术

  增强孩子自信、积极性

  

  据了解,龙川学校的社团可不止戏曲队一个,还有舞蹈队、音乐社、书画社等5个社团。就在今年5月,该校代表队还凭借一支群舞《不能忘却的记忆》在2014年金华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比赛中以高分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永康市初中组该项目“零”的突破。

  “参加这些艺术活动对学生的学业有何帮助?”“这样的校园环境,难道不怕孩子玩得心都野了吗?”

  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吕永固如是说:“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对学生的情商发展、智力开拓、注意力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婺剧进校园等课外活动对我们而言,带来的不只是荣誉,还有对学生各方面积极的影响。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生活中并得到传承与发展,对提升并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也意义深远。” 

  吕永固向记者条分缕析,孩子们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断地得到肯定,自信心增加,对学习更加努力,成绩反而会得到提高。除了自信心和成绩的提高,通过这些活动还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就拿婺剧表演来说,婺剧的那身行头穿着并不舒服,化妆还包括包头、背大靠等。这些行头上身,连一些专业的老演员们也常常会觉得不舒服,更不要说孩子们了。孩子们要想表演就必须克服这些障碍,久而久之,意志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吕永固带来的婺剧《三请梨花》选段,获金华市第三届中小学婺剧汇演教师组二等奖。

  龙川学校选送的婺剧《贵妃醉酒——霓裳羽衣舞》选段在汇演中获二等奖。


永康日报 专刊·龙川学校 12 龙川学校 婺剧舞蹈桃李芳香 2014-11-12 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0;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2;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09;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3;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1;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5;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8;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6;永康日报122014-11-1200019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